四個“成器兒女”與兩個孤獨老人
一次,在昆明市婦聯召開的家庭教育咨詢座談會上,一位同志深有感觸地談到一件事:他的一個朋友,夫婦倆年紀都大了,有四個很“成器”的兒女,但老人卻感到十分孤獨。原來,兒女中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當了工程師,但他們除星期日回家品嘗一頓老人做的美味佳肴外,平時極少回家。兩位老人每念及兒女之孝心竟如此,不得不求助于朋友的友情和關心。
筆者掩卷,不免感慨,四個兒女很“成器”,說明兩位老人在兒女身上傾注了很多心血,望子成龍之心終歸實現。然而,他們的晚年在精神生活上卻走進了戈壁灘、沼澤地,這給我們什么啟示呢?
首先,升學教育的指揮棒,迫使父母和子女都把教育的天平傾斜到了智力教育這邊,而非智力教育卻倍受冷落。情感教育是非智力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可謂把最真誠、最無私的愛給予了兒女,然而,卻未把這顆愛心也傳給兒女,即沒對兒女進行情感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在孩子一生的成長中起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因此,兒女缺少愛心也就是合乎邏輯的自然延伸。誠然,解決這個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協調進行。全社會應努力制定合理的選拔人才制度,將應試教育轉軌到素質教育上來,使我們的人才真正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學校也應從片面追求升學率中解放出來,不要把天真活潑的青少年變成老氣橫秋的小老頭,不要整日鉆在大量收效甚微的題海里去屠宰青少年的智慧,而應把智力教育和非智力教育一齊抓起來,培養出全面發展的合格“產品”;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父母必須拋棄狹隘的人才觀和傳統的仕途經濟思想,讓自己的子女在科學、生存、情感、關心、愛心上來個滿堂紅。真如此,“老有所養”的內涵和外延將會大大改觀,老人必將得到應有的愛的回報。
其次,我們平時一談家庭教育,必是指父母教育子女這種一向教育,而很少想到子女也可教育父母這種逆向教育。父母教育子女,自古如此,無可非議,但是,父母的教育并非盡善盡美,上述事例即如是。父母只重視了子女智力教育,卻嚴重忽視了情感教育,作為子女大多是能感覺到這點的。如果我們的教育能大力提倡和加強一下子女對父母的逆向教育,把子女的反饋信息及時傳給父母,同時,也可把子女的正當看法提出來,給父母以“制約”。果如此,家庭教育就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老人晚年的精神生活定會色彩豐富起來,重溫人生的又一次天倫之樂。
上一篇:司馬遷諫言受刑
下一篇:四十三名登山運動員在列寧峰遇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