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富傳奇色彩的香妃
相傳回部有一位王妃,生得十分漂亮,而且生來就帶有一種獨特的香氣,人稱“香妃”。在清朝平定新疆的戰(zhàn)爭中,乾隆知道這件事情,便囑咐西征大將軍兆惠務必弄明白。后來,兆惠將軍打敗了大小和卓,將香妃帶回京城。乾隆帝很喜歡,建了寶月樓給她居住,樓外是一色的維吾爾氈房,希望能討得香妃歡心,以解她思鄉(xiāng)之苦。但香妃始終不忘國破家亡之恨,常隨身帶著一把匕首。后來太后得知此事,便趁乾隆祭天住清齋宮之際,賜死了香妃。那么,歷史上真有香妃這個人嗎?
實際上,在乾隆的四十二位后妃當中,的確有一位來自西域回部,她的封號為“容妃”。容妃就是香妃,關于這個問題,史學界曾經(jīng)有過爭論,現(xiàn)在基本上達成共識。乾隆帝只有一個來自新疆的妃子。她們“二人”都來自新疆,都是維吾爾族,都信奉伊斯蘭教,最后的封號都是妃。而且她們“二人”的父親、哥哥、五叔、六叔是相同的。如果是兩個人,不會這樣巧合。
歷史上的容妃即香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九月十五日,是大小和卓波羅尼都的遠房妹妹,乾隆二十二年(1757),霍集占和波羅尼都兄弟二人發(fā)動反清叛亂,容妃之兄圖爾都和五叔額色尹協(xié)助清軍平息了叛亂,立下了功勛。三年后,他們受乾隆召見,圖爾都二十七歲的妹妹也應召入宮,冊封為“容貴人”,入宮第三年冊封為容嬪,乾隆三十三年六月,晉封為容妃。她入宮以后,一直身著維吾爾服裝,姿容俊俏且具有獨特的西域情調(diào),還長于舞劍和騎射,在乾隆帝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她先后九次隨侍乾隆帝前往熱河行宮避暑,并前往木蘭圍場,與乾隆帝打獵盡興。還曾跟隨乾隆帝南巡、東巡,參加了在福陵、昭陵祭祀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隆重典禮。
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容妃去世,終年五十五歲。當年九月二十五日,她的靈柩被送往河北遵化昌瑞山南麓的清代帝后陵園中安葬。
目前,流傳于世的、被稱為香妃畫像的有四種,一是身穿紅色旗裝的半身像,二是身穿歐式盔甲、手握戰(zhàn)刀的半身像,三是身穿西式長裙、一手提花籃、一手拿花鏟、頭戴涼帽的坐像,四是太倉陸夫人在東陵裕妃園寢拍照的香妃吉服半身像。
乾隆在香妃死后三年吟詠香妃生前所居的寶月樓,曾有“卅載圖畫朝夕似”之句。可見香妃確曾有過一幅畫像,另外,容妃的頭骨經(jīng)過有關部門復原,認為她是圓臉龐,高顴骨,前額稍突出,與肖像頗為吻合,基本可以確定這幅“香妃旗裝像”就是香妃(容妃)的畫像。
清東陵文物保管所對容妃地宮進行了清理,棺槨已被盜墓人砍了個大洞,頭骨滾落在棺木外的西側(cè),身骨已經(jīng)融蝕,陪葬寶物大都蕩然無存。從棺頭正中金漆手書的阿拉伯文《古蘭經(jīng)》“以真主的名義”來看,她信奉伊斯蘭教,而且她的信仰在死后也受到了尊重。其實,這不僅關系著她一個人的榮辱,也關系著清廷對周邊民族的統(tǒng)治。
上一篇:極受寵愛的海蘭珠-清朝-滿族歷史
下一篇:武昌起義-清朝-滿族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