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趣談·王懿榮
王懿榮(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東福山人。光緒六年進士,歷官編修、侍讀、國子監(jiān)祭酒。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進占北京時,任京師團練大臣,京城失陷而自盡。王懿榮學問淵博,精于鑒賞。有《天壤閣雜記》《漢石存目》《王廉生古泉精選拓本》等。
墨癖書淫是吾病
王懿榮身為京師團練大臣,實為一介書生。他在未中進士之前,就因“鑒別宋元舊版,考釋商周彝器,得公一言,引為定論”而名滿京都。他不僅在京城廣收古物,還常往來于大江南北尋訪所好,致使收藏豐厚。葉昌熾曾觀其所藏,嘆其“鑒別之精,近時收藏家無以過矣”。其所著《天壤閣雜記》一卷,記述了他考中進士后,四處出訪,在山東、陜西、四川、河北、河南等地所見古物、古跡,涉及金石碑刻、字畫、印章、錢幣、古籍等的內容頗多,在收藏學史和考古學史上,均有史料價值。
王懿榮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常為收購文物而典當衣物和妻子的首飾。從他的一首詩中可以看出,他常為藏古玩古而受窮。詩云:“隆福寺歸夸客夜,海王村暖典衣天。墨癖書淫是吾病,旁人休笑米癲癲。”隆福寺是當時北京的一處古玩市場,海王村即當今琉璃廠的前身。王懿榮自己承認他患了收藏古物之癖,即使是典當衣服,也要收購漢印、石刻、銅器、錢幣、碑帖、書畫等藏品,惟求親友們不要笑我如同宋朝米芾拜石瘋瘋癲癲。
成都購佛像
光緒八年(1882年),在四川成都萬佛寺遺址,當?shù)厝嗽诰蛲習r挖出了百余尊殘石佛像。此事被王懿榮所親見。這批殘石佛像“大者高如屋,小者卷石”,皆無首或有背無身”。經過考證,王懿榮認為這些佛像雕造年代大約在劉宋和隋唐之間,“似經火而復入土者”。傾心金石考古的他對這些佛像極為珍愛,自稱出私囊揀得有字殘像三尊,“一元嘉,極大,一開皇,一無紀元”;又揀得殘碑五七方,“不成文,皆蘇石、川石,本質松,此又經火而復入土者,須甚護惜”。王懿榮公私分明,掏自己腰包,購得殘石佛像,又雇船將其運往山東福山老家收藏起來。
朱岱林墓志(北魏)
石雕一佛二菩薩立像(北魏)
石雕造像碑(隋)
陳榮歡合宗造像拓本(魏)
上一篇:翰墨趣談·王導
下一篇:閑章趣談·王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