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高祖皇后李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后漢高祖皇后李氏》人物故事小傳
李氏(公元?—954年),晉陽(在今山西太原南)人氏。出身農家。被時為牧馬軍卒的后漢高祖劉知遠劫為己有。劉知遠發達后,李氏被封為魏國夫人,生隱帝劉承祐。高祖即位,立李氏為皇后。隱帝即位,冊李氏為皇太后。李氏出身貧苦,故知人民貧窮困窘,曾要求將后宮積藏充作軍費,以免賦斂于民。又曾多次切責隱帝與小人逸樂宮中。原為漢臣的后周太祖郭威以兵入晉陽,操縱皇帝廢立,并請李氏以皇太后臨朝。后郭威發動兵變,自為后周皇帝,上李氏尊號為昭圣皇太后。公元954年去世。
〔正 史〕
高祖皇后李氏,晉陽①人也,其父為農。高祖少為軍卒,牧馬晉陽,夜入其家劫取之。高祖已貴,封魏國夫人,生隱帝。
開運四年②,高祖起兵太原,賞軍士,帑藏不足充,欲斂于民。后諫曰:“方今起事,號為義兵。民未知惠而先奪其財,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宮所有,請悉出之,雖其不足,士亦不以為怨也。”高祖為改容謝之。高祖即位,立為皇后。高祖崩,隱帝冊尊為皇太后。
帝年少,數與小人郭允明、后贊、李業等游戲宮中,后數切責之。帝曰:“國家之事,外有朝廷,非太后所宜言也。”太常卿張昭聞之,上疏諫帝,請:“親近師博,延問正人,以開聰明。”帝益不省。其后,帝卒與允明等謀議,遂至于亡。
初,帝與允明等謀誅楊邠③、史弘肇④等,議已定,入白太后。太后曰:“此大事也,當與宰相議之。”李業從旁對曰:“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問書生。”太后深以為不可,帝拂衣而去,曰:“何必謀于閨門!”邠等死,周太祖起兵向京師,慕容彥超敗于劉子陂,帝欲出自臨兵,太后止之曰:“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無動,以詔諭威,威必有說,則君臣之際,庶幾尚全。”帝不從以出,遂及于難。
周太祖入京師,舉事皆稱太后誥。已而議立湘陰公赟為天子,赟未至,太祖乃請太后臨朝。已而太祖出征契丹,軍士擁之以還。太祖請事太后為母。太后誥曰:“侍中功烈崇高,德聲昭著,剪除禍亂,安定邦家,謳歌有歸,歷數攸屬,所以軍民推戴,億兆同歡。老身未終殘年,屬此多難,唯以衰朽,托于始終。載省來箋,如母見待,感認深意,涕泗橫流。”于是遷后于太平宮,上尊號曰昭圣皇太后。顯德元年⑤春崩。
《新五代史》卷一八
〔注 釋〕
①晉陽:縣名,五代時為后晉及北漢國都。故城在今山西省太原市南。②開運四年:公元947年。③楊邠:后漢時任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平章事。后因左右讒言而被殺。④史弘肇:曾因隨后漢劉知遠征有功而官,為人推崇武力,不喜文士。后亦被人所讒而被殺。⑤顯德元年:公元954年。
上一篇:《后梁太祖皇后張氏》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后梁太祖皇后張氏》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向秀》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向秀》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