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僅
孫僅,字鄰幾,宋朝蔡州汝陽(今河南汝南)人。祖父孫鎰,是非常有名望的學士。唐朝末年,秦宗權占據蔡州,強邀孫鎰為其賓幕,孫鎰托病推辭。父親孫庸,字鼎臣,周世宗顯德年間,獻上《贊圣策》9篇,盛贊唐太宗“貞觀之治”。周世宗因而召見面詢,孫庸答道: “武不可黷,斂不可厚,奢不可放,欲不可極?!敝苁雷谑中蕾p,任命孫庸為開封兵曹掾。宋太祖時,經人推薦,官至龍州(州治江油,今四川平武東南)知州。
孫僅少年時代學習勤奮,才思敏捷,在同輩中嶄露頭角。與他的哥哥孫何一樣,在當時名聲很大。孫何喜歡結交士人,但是性情急躁,不能容物。孫僅不同于孫何,他性情端厚,盡心鉆研儒學,不喜與人競爭。
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孫僅參加戊戌科殿試,一舉奪魁, 成為北宋開國以來第24名狀元, 距兄長大魁天下僅6年。兄弟二人接連奪魁,時人極為羨慕。
孫僅中狀元后,即被委以舒州(今湖南懷化)團練推官。這期間宋真宗下詔舉薦賢良方正之士,孫僅被推薦,提拔為光祿寺丞,負責集賢院。很快,出任浚儀縣(今河南開封)知縣。
景德初年(1004),孫僅升官為太子中允、開封府(府治祥符、開封,今河南開封)推官。這時遼國請求與北宋休戰,講和結盟。宋朝廷派出使節與遼議和。孫僅因其端厚穩重,首次作為國母生辰使出使。
這一年冬天, 水興知軍(軍治萬年、長安, 今陜西西安)孫全照請求朝廷另派官吏來代替他。真宗皇帝希望選擇循良之士蒞任永興,親筆寫下邊肅與孫僅兩人,與宰相們商議。有的人說孫僅長期在京府任職,熟悉民政,于是就任命孫僅為永興軍知軍。孫僅在永興做官期間, 為政頗寬,像是一個純厚的長者,受到當地人民愛戴。真宗皇帝詔令全國各地官員,以孫僅為榜樣,多施仁政,關心百姓疾苦。
后來孫僅回到京城,負責審刑院工作,升任右諫議大夫,開封府知府。接著,又改為左諫議大夫,出任河中府(府治河東,今山西永濟西)知府,時間不長,奉調回京,再次負責審刑院。孫僅從此在這個職位上,默默無言,兢兢業業地干了許多年,才被提升為給事中。
天禧元年(1017)正月, 孫僅因病去世。這一年, 他49歲。朝廷因為孫僅只是默默為官,從不與別人爭奪功名,提升他的兒子大理評事孫和為衛尉寺丞。
上一篇:商輅
下一篇:孫伏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