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獻
唐文獻,字元徵,華亭(今上海松江西)人。萬歷十四年(1586)三月十五日殿試,神宗皇帝欽點唐文獻為第一甲第一名。此科進士共351名,后來出了不少名人。
唐文獻中狀元后,入翰林院為修撰,掌修國史。此后,他的官位3次升遷,至太子庶子,即太子的侍從顧問官。不過,他做此官時神宗還未立太子,僅是個虛銜。
萬歷二十二年后,唐文獻入東宮擔(dān)任朱常洛的講官。
朱常洛是神宗的長子,其母原是慈圣皇太后(神宗生母)的一個侍女。神宗不喜歡這個兒子,寵愛鄭貴妃生的朱常洵,有意立他為繼承人,遭到一些大臣反對。于是,神宗索性不立太子。萬歷二十二年,朱常洛已12歲了,在一幫大臣一再堅持下,神宗才準(zhǔn)許遣人教朱常洛讀書。
講官6人,都是極有名望的大臣,有萬歷十七年狀元、儒學(xué)大家焦竑,有萬歷十七年進士、以書畫聞名天下的董其昌,有萬歷十一年進士郭正域,唐文獻躋身其中。
在諸講官中,唐文獻與郭正域意氣相投,皆剛正不阿,卻極少來往,連寒暄也很少。每次進講完畢,講官們相互揖別,獨唐文獻與郭正域不交一言,內(nèi)心里卻相互推重。
不久,東宮講學(xué)停止,唐文獻出任東宮衙門詹事府長官——詹事; 郭正域去了南京,任南京國子監(jiān)長官——祭酒。
萬歷三十一年,一起“妖書案”把郭正域卷了進去,唐文獻受到牽連。
這年十一月的一天,閣臣朱賡踱出門戶,在門口發(fā)現(xiàn)一本小冊子,名《續(xù)憂危竑議》。書中說盡管神宗已立朱常洛為皇太子,日后必當(dāng)更改?;噬嫌弥熨s入閣,用意深刻,因為“賡”同“更”同音,有更換太子之意。鄭貴妃與朱賡等相互勾結(jié),欲廢朱常洛而另立。這本“妖書”送到神宗那里,神宗大怒,命立即緝拿主犯。內(nèi)閣首輔沈一貫為了報復(fù)政敵沈鯉,便指控這冊“妖書”是沈鯉及其門生郭正域?qū)懙摹0压驙砍渡?,因為郭正域中進士后入翰林院為庶吉士,那時,沈一貫是他的老師。但此后郭正域未執(zhí)弟子禮,況且他又是沈鯉的門生。于是,沈一貫企圖借“妖書”一案,把他們師徒一同端掉。
唐文獻與郭正域交往不多,但素知其為人正直,見沈一貫圖謀陷害,遂偕同僚楊道賓、周如砥、陶望齡拜見沈一貫。唐文獻道: “郭公被牽扯進‘妖書’案,人人都說是您唐文獻有意要殺他?!?/p>
沈一貫見唐文獻當(dāng)眾揭穿他的陰謀,極為尷尬,端起一杯酒潑在地上,發(fā)誓說決無此事。
“我等也知道您絕無此意?!碧莆墨I道, “只是有些人聞風(fēng)而動,落井下石,要除掉郭公。您卻遲遲不了斷此案,何辭以謝天下?!?/p>
沈一貫斂容道謝,表示極早了卻此案。
皇太子朱常洛聽說沈一貫陷害郭正域,欲置于死地,氣憤地說: “為何要殺我的好講官?”
沈一貫不敢造次了,郭正域得以開脫。
唐文獻從此得罪了內(nèi)閣首輔沈一貫,官位久不得升。多年以后,才進為禮部右侍郎,執(zhí)掌翰林院事。
數(shù)年后, 唐文獻病死于禮部右侍郎任上, 謚號“文恪”,贈禮部尚書。
唐文獻極重友情。同榜進士、官居給事中的李沂彈劾執(zhí)掌特務(wù)機構(gòu)東廠的宦官張鯨被廷杖60下,打得皮開肉綻。唐文獻冒著同情罪犯、得罪張鯨的危險把李沂扶出,拿錢買飯買藥,直到傷好為止。荊州(府治江陵,今屬湖北)推官華鈺忤怒神宗派到荊州收稅的稅監(jiān),被逮捕下獄,判成死罪。唐文獻多方周旋,華鈺得免。
唐文獻為人公正,不畏權(quán)貴。任禮部右侍郎,執(zhí)掌翰林院事務(wù)時,遇上6年一次考核五品以下京官的“京察”。有位內(nèi)閣大臣竭力庇護翰林院一個官員,唐文獻拒絕請托,把那個官員繩之以法。
上一篇:周震炎
下一篇:唐汝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