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林黨人較為正直,在民眾中有一定威望,閹黨的倒行逆施激起人民強烈的不滿,引發了民變。“七君子” 之一的周順昌,為人剛直,疾惡如仇,辭職在家,常為平民打抱不平,在當地享有很高的威望。魏大中被捕時,一般人避之唯恐不遠,當他路過吳縣時,周順昌卻熱情招待,當場把女兒許配給大中的孫子。押送的旗尉張口斥責,順昌便瞪眼發怒道: “你不知道世間還有不怕死的男子漢嗎? 回去告訴魏忠賢吧,我就是前吏部郎周順昌!”然后雙手叉腰大罵魏忠賢。于是周順昌也上了 “七君子獄” 的黑名單。逮捕周順昌的詔使來到,縣令半夜里叩開周家的門,他本是順昌提拔的,一進門便伏在床上放聲大哭。順昌臉不變色地說: “我早就知道詔使必至,此本是意料中事,又何必學楚囚哭哭啼啼呢?” 他寫好一幅字,投筆而起,從容出門。當地士民聽說,悲痛萬分,數萬人夾道相送,有的執香乞命,有的塞道號冤。儒生五六百人攔住了巡撫毛一鷺,要他上疏論救,巡撫汗流浹背,一句話也說不出。捕人的旗尉厲聲喝道: “今日事和你們秀才有什么關系!” 一邊用械具打人,一邊罵道: “東廠抓人,鼠輩還敢多嘴!” 這下激怒了眾人,市民顏佩韋、馬杰、沈揚、楊念如、周文元五個人站了出來,質問道: “圣旨不出朝廷,卻出于東廠么?” 旗尉答道: “不出東廠還從哪里出?” 五人奮臂呼道:“殺偽造圣旨者!” 大家便一哄而上,當場打死一旗尉,其他跳墻逃走了。正好逮捕黃尊素的詔使路過蘇州,泊舟于城外,正在仗勢勒索,聽說城內民變,城外的百姓也燒了他的們的船,捕人的駕帖也沉于河中,軍士皆游水逃跑,也不敢去抓黃尊素了。以后顏佩韋等五義士被害,死后葬于虎丘旁,題曰 “五人之墓”。
上一篇:《蘇州園林》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薩爾滸明軍大敗》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