齋號趣談·徐乾學
徐乾學(1631~1694),字原一,號健庵。昆山(今屬江蘇)人。為顧炎武之外甥。清學者。明末中舉人,入清后中探花。康熙間中進士,授翰林編修,遷內閣學士,累官至刑部尚書。解職南歸后,親屬、門客仗勢橫行,屢被控告,死后乃復原官。有《澹園集》 等。編有《通志堂經解》《鑒古輯覽》《古文淵鑒》《讀禮通考》《傳是樓書目》 等。
主要書齋號有: 傳是樓。
傳是樓徐乾學生于書香世家,從小喜愛讀書,成年后刻意搜求古籍,抄錄圖書,常常為得一善本書而不惜化費巨資。他在昆山舊居后面建造書樓一座,將藏書分成經、史、子、集四類,裝滿72個書柜置于其內。
藏書樓落成之日,他把幾個兒子叫到書房說: “古往今來,有多少人想為兒孫留下些土地和財產,然而其子孫未必能世代富裕; 也有不少人想給子孫多留下些金玉寶物,然而其子孫未必能世代珍藏; 有的人想把亭臺樓閣、園池車馬傳給子孫,然而其子孫未必能世代享用。依我看,不論給后人留下什么財產,也難免有失去的那一天,不會長久享用的。前人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和教訓,我不愿這么做。那么,我把什么東西傳給你們呢?” 徐乾學稍頓片刻,指著滿屋藏書笑云: “所傳者惟是也! ” 遂把書樓取名為 “傳是樓”。
清初著名學者黃宗羲在 《傳是樓藏書記》 中這樣評價: “書之為物,即聚而藏之,或不能讀; 即有能讀之,或不能文章。” 認為能藏、能讀、能寫者,世所罕見,然而,徐乾學卻能 “兼是三者”。
傳是樓
傳是樓
傳是樓印記
上一篇:齋號趣談·歸有光
下一篇:齋號趣談·徐子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