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園林藝術取得了超越前代的成就,尤其在江南,園林星羅棋布,如南京一地,著名的園林達十余處,紹興城內大小園林達幾十處之多,其中蘇州的名園較完整地保存至今。和好大喜功、奢侈豪華的皇家園林不同,江南園林體現了中國士大夫的趣味,既欣賞村野自然風光,又把這種 “野趣” 限制在 “高雅” 的框子里。如紹興的園林,入徑以竹籬圍繞; 上海的豫園,園內種植瓜果,池內養殖魚類,平添幾分田園風味。蘇州三個較大名園: 拙政園、留園與獅子林,都始建于明代,為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初年,御史王獻臣因官場失意,辭官回鄉,占用道觀廢地和大弘寺造了園林,歷時四五年才造成。西晉的潘岳作《閑居賦》,將士人筑室植樹、灌園種菜稱為 “此亦拙者之為政也”,表面上自謙為笨拙,實際上是以隱居為高雅,骨子里諷刺“聰明人” 追求升官發財的俗不可耐。王獻臣以潘岳自比,故將此園命名為 “拙政”,并請著名畫家文征明作記,作圖31幅,每景一圖,每圖都配以詩詠,傳為當時盛事,拙政園以水池為中心,繞池布有亭臺樓閣。東南角有園中之園 “枇杷園”,是用假山圍成的獨立景區。南面有以水榭為主的庭院,在縱深七八十米的水面上,層次眾多,漏窗、回廊錯落有致,透過廊橋,可望到遠處的見山樓。拙政園比較疏朗開闊,具有江南水鄉的情調。留園占地約50畝,本稱東園,至清代才改稱留園。留園分為四大景區,西部是一座小山,一灣小溪,建筑極少,十分自然。北區則是田園風光,廣植花果,尤為簡單。中區和南區集中了精致的樓臺亭閣,以建筑隔成較多的空間,環環相套,層層進深,庭院之間半隔半透,減輕了狹窄逼隘的感覺,造成富于變化的景色。
上一篇:《自毀長城殺大將》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蘇州民變》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