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回沈陽不久,便郁郁而死,皇太極繼承了汗位。袁崇煥因功升遼東巡撫。為了搶時間筑關外防線,袁崇煥沒有請示朝廷,便派使與后金議和,皇太極也想先征服朝鮮,雙方便有了來往。為此袁崇煥受到彈劾,袁說明自己的意圖后,熹宗也就不再追究。天啟七年,皇太極征朝鮮歸來,隨即率大軍攻明,至錦州城下,苦攻14天不下,又至寧遠,袁崇煥令迎戰于城外。皇太極氣呼呼地說: “當初我父攻寧遠不下,而今我攻錦州不下,這樣的野戰還不取勝,怎能張揚我國威!” 兩軍皆殊死戰,城上明軍用大炮轟擊,一直打到第二天,雙方死傷慘重。皇太極又回攻錦州,仍攻不下,只得悻悻而歸。袁崇煥兩敗后金軍,敵人把他視為眼中釘。這時,袁崇煥卻遭到朝內閹黨的排擠,被迫辭職還鄉。崇禎帝即位后,又起用袁崇煥,賜給他尚方寶劍,將關外軍務交他處理。可袁崇煥不能忘記熊廷弼、孫承宗的前車之鑒,請求皇帝不聽信讒言,用臣不疑,崇禎站起來嚴肅地說: “你不要疑慮,朕自有主張。” 崇煥又說: “總之邊臣與朝臣不同,軍中可驚可疑的事很多,只當論成敗大局,不能指摘一言一行的小疵。邊臣責任既重,結怨必多,凡是有利于邊防的,都不利于邊臣自身,何況把敵人逼急了,還會施反間計。因此做邊臣實在難。” 皇帝仍耐心地勸慰。事實證明他的擔心并不是多余的。崇禎二年十月,皇太極率10萬大軍繞過寧錦防線,從蒙古繞道進關,西線軍備松弛,八旗兵順利進兵,直趨京師。袁崇煥急率兵入援,由于金軍所過不是其防區,他自以為有功無罪。然而京師突遭兵禍,一些人便造謠說是袁崇煥引敵入關,以強迫朝廷議和。皇太極又施反間計,多疑的皇帝果然中計,處死了袁崇煥。
上一篇:《胡宗憲誘殺海盜》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蘇州園林》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