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石》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劉秀石》人物故事小傳
劉秀石,平谷人,是山陽程允元的妻子。劉父曾在康熙年間做過山西蒲州知府,和程父相交友,訂下娃娃親,當時劉氏正不滿周歲。后劉家家道中落,父死母亡,極為窘困,甚至依靠佛庵的施舍度日,家人相繼死去,只剩下劉秀石一人,隨照震尼姑遷到天津,謝絕一切婚媒。
允元在父親死后,也家境日趨艱難,且不知劉氏的情況,后來才打聽到劉氏在天津,未死亦未嫁,才托天津縣知縣金之忠幫助查找,幾經周折,才再續姻緣。此事經大學士兩江總督高晉的秉奏,受到了褒獎。
[正 史]
程允元妻劉,名秀石,允元,江南山陽人;秀石,平谷人也。秀石父登庸,康熙間為山西蒲州知府。初謁選①,允元父舉人光奎,亦在京師,相與友,申之以婚姻。時允元二歲,秀石生未期也。光奎歸,尋卒。乾隆初,登庸罷官,居天津北倉,亦卒。秀石年二十二,母前卒,諸兄奔走衣食,弟崇善為童子師,徙廢宅。姊妹姑侄猶五六人,食不得飽,寒無衣,相倚坐取暖。崇善死,益貧,恒數日不得食。屋破,群僵坐雨中,乃徙依比②丘尼照震。無何,家人相繼死,惟秀石存,力針黹③自活。照震徙天津,秀石從。嘗有求婚者,介④照震道意,秀石恚⑤,不食,照震力謝乃已。
允元既喪父,亦中落,聞登庸卒,家且散,顧不知女存亡?;騻髋?,勸別娶,允元不可,且曰:“女即死,必酹其墓乃別娶?!鼻∷氖?,附運漕舟至北倉求劉氏,有舟人為言:“劉氏家已散,其孥殆盡死,惟第四女存,是嘗字淮安程氏,傳程氏子已死,而女矢不他適。昔居準提庵,今徙天津,不知庵何名也。”允元因言己即程氏子,舟人又言:劉氏有故仆,㾦而義,歲時必問女起居。允元求得仆,偕詣照震,言始末,照震疑,且憚秀石,未敢以通。允元言于監漕吏。牒⑥天津縣知縣金之忠,之忠召允元問之,信。使告女,且勉之嫁,女猶辭。復使謂曰:“女不字五十七年,豈非為程郎?程郎至,天也,復何辭?”乃成婚。
大學士兩江總督高晉以其事上聞,下禮部,禮部議:“義夫貞婦,例得⑦旌表。至幼年聘定,彼此隔絕,經數十年之久,守義懷貞,各矢前盟,卒償所愿,實從來所未有,應旌表以獎節義?!鄙蠌闹?。
《清史稿·列女傳》
[注 釋]
①謁選:進京拜遏選官。②依比:依靠。③黹(zhi):做針線活,刺繡。④介:通過。⑤恚:生氣。⑥牒:公文,這里指發送書文。⑦例得:照例應該。
上一篇:《劉淵然》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劉淵然》人物故事小傳
下一篇:《劉勝》歷史評價與正史事跡,《劉勝》人物故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