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農民起義首先在災難沉重的陜西爆發。天啟七年,陜西大旱,饑民遍野,澄城縣知縣仍催逼錢糧,人民無法生存。有個叫王二的農民奮臂一呼: “誰敢殺張知縣?” 頓時有幾百人齊聲應道: “我敢殺!” 于是大家用墨涂面,沖進了縣城,殺了貪官,聚集山中起義了。以后,與后金作戰的敗兵返回家鄉,無法謀生,被裁減的驛卒失去工作,也參加了起義。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便是這些驛卒中的一個。 李自成為陜西米脂縣人家里世代為貧苦農民,土地變賣一空,他便到本縣銀川驛當驛卒為生,后被裁減,便斷了生路。他曾借過劣紳艾舉人的錢,如今還不出,劣紳便勾結縣令,把他抓起來,戴上深重的枷鎖,讓他在烈日下示眾。自成在貧苦弟兄中頗有威望,大家都請求讓他坐在陰涼處,給以飲食,而劣紳一口回絕。李自成說: “唉! 我就死于烈日中又怎么樣!” 眾人非常氣憤,一哄而起,當晚襲擊了縣城,殺了貪官劣紳,一夜之間聚集了1000多人,李自成率眾投降了不沾泥領導的隊伍,以后又投奔了闖王高占祥,自稱闖將。李自成練就一身好武藝,善于騎射,有勇有謀,他的部隊就稱為“八隊”,紀律非常嚴明,因此常常獲勝,很快在各支起義軍中嶄露頭角。農民起義的烈火已燃遍了陜西大地,而地方官仍采取駝鳥政策,不報告也不處理。陜西巡撫胡廷宴,每逢州縣作此類報告,他便不分青紅皂白,先把來人打一頓板子,說:“這不過是饑民,到明年春天自然會安定。”然而,他的希望落空了,起義越鬧越大。陜西的守備十分虛弱,精銳的部隊被調往對付后金了,朝廷采納了陜西三邊總督楊鶴的建議,招撫各支義軍。開始收到了一些成效,然而放下武器的農民仍然無法謀生,很快又重舉義旗,招撫失敗。
上一篇:《李成梁守遼功高》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李闖王破洛陽》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