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年間及萬歷前期,張居正用戚繼光、李成梁哼哈二將,邊境得以安然無事。與戚繼光的嚴守無事相反,李成梁有機會屢立戰功。俺答雖與明朝和好,不受其節制的各部仍不時侵擾,特別是遼東的蒙古土蠻部,時常來攻,李成梁在遼東獨當一面,朝廷得以安枕無憂。張居正對他非常器重,勸誡說: “大將貴在能勇能怯,見可行又知道難處,乃可以建大功,勉之慎之。” 對這些能臣勇將,張居正視其為子弟,既勉勵又疼愛,惟恐挫傷其積極性,但既為子弟,就決不允許犯上作亂,因此既得其效力,又不至于不能駕馭。李成梁的祖上原是朝鮮人,因功得世襲鐵嶺衛指揮僉事,成梁驍勇善戰,有大將才,但因家貧不得襲職,地方官惜其才,資助他入京,年過40才得為軍官。隆慶年間,土蠻部大肆侵擾遼東,明朝三大將皆戰死,李成梁受命于危難之中,始大修武備,挑選戰將,用巨資召來四方健兒作為先鋒,頓時軍威大振。萬歷年間,建州女真叛明,李成梁率軍攻討,不久平定。李成梁作戰十分勇猛,往往主動出擊,出塞奔襲數百里,使敵軍防不勝防。他守遼22年,先后奏大捷10次,小勝不可勝數。每次捷報奏到,皇帝都要祭告宗廟,朝廷舉行典禮慶賀,成梁本人也得到厚賜,封為寧遠伯,明朝200年來,邊帥得到如此榮耀是空前的。起初,李成梁為了封賞,作戰的確非常努力,師出必捷,威震遼東; 以后功大位顯,貴極而驕,子弟奴仆無不榮升,便奢侈無度,不再拼命作戰,虛報戰功、濫殺良民之事時有發生,終于為言官彈劾,解任賦閑。輔助成梁屢立戰功的健兒也成暴富,忙于搜刮錢財,日益暮氣沉沉,失去往日軍威。成梁去后,遼東十年間更換八帥,邊備逐漸松弛。
上一篇:《李如松援朝抗日》明朝歷史事件
下一篇:《李自成橫闖天下》明朝歷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