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文化·樂教
古代的音樂教育。先秦儒家極其重視樂教,認為禮樂并重。《禮記》中之《樂記》對音樂與樂教都有較詳細論述。關(guān)于音樂,它說:“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聲相應(yīng),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于戚羽旄,謂之樂。”音樂可以影響人的感情、意志、性格,有助于德育、美育。它還進一步說:“樂者,所以象德也”,“觀其舞,知其德”,“德者,性之端也,樂者,德之華也”,“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而音樂“與政通”,“詒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語言文化·主謂句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政治要事·二·七大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