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的出現
蘇武是漢朝杜陵,也就是陜西長安縣東南人,字子卿,在漢武帝時,奉命以中郎將的身份出使匈奴。由于匈奴的君主單于背信棄義,竟把蘇武扣押起來。并多次威逼利誘,讓蘇武投降,遭到蘇武的嚴詞拒絕。
為迫使蘇武投降,單于先是派漢朝的降將衛律去勸降,結果衛律被蘇武痛罵了一番。單于見蘇武堅貞不屈,于是對他進行殘酷迫害,把他囚禁在一個很深的地窖里,斷絕了他的飲食。當時天正寒冷,蘇武又冷又餓。在餓得實在支撐不住的時候,只好用地上的雪和氈子上的氈毛來充饑,這樣堅持活著。
單于看蘇武沒有被折磨死,覺得很是驚奇,又把他流放到極寒冷的北海,也就是后來的俄羅斯貝加爾湖一帶。
這北?;臒o人煙,蘇武只好挖掘一些死鼠來充饑。就這樣,他也絕不投降。
匈奴實在沒有辦法,就讓他在冰天雪地里牧羊。蘇武每天帶著漢朝皇帝賜給他的符節,忍受著難以想象的艱苦,孤獨地放牧著。盡管是在又冷又荒僻的野地里,但蘇武的心里卻時時想著祖國,時時激勵自己:堅持到底,維護著漢朝的尊嚴!
后來,漢昭帝即位,朝廷對匈奴采取和親政策,即雙方友好,結為婚姻國家,這樣雙方的關系才得到緩和。
在這形勢下,漢昭帝向匈奴提出放回蘇武的要求,匈奴也只好答應了。
這時在匈奴還有一位漢朝的將軍李陵。他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孫子,作戰勇猛,善于騎射。在漢武帝時曾擔任過騎都尉的官職。有一次,匈奴入侵邊境,李陵主動請戰。他帶了5000人馬出征,結果陷入重圍。雖然經過激戰,但是寡不敵眾,最后失敗,李陵被迫投降。
漢武帝聽說投降的消息后十分生氣,一氣之下,將李陵的老母和妻兒一家全都誅殺,連為李陵辯解的大臣也受到了嚴懲。這樣,李陵就一直沒法回國了。
李陵和蘇武早就相識,當他聽說蘇武要被釋放,即將歸國時,就專門去為蘇武餞行。在酒宴上,李陵十分感慨地對蘇武說:“今足下歸國,揚名于匈奴,功顯于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
這話的意思是:“您今天回國,在匈奴有名聲,對國家有功勞,即使過去史書上所記的,圖畫上所畫的,誰能超過您呢!”他對蘇武是非常羨慕,又非常崇敬。
“丹青”本來是兩種可以制顏色的礦石。“丹”是丹砂,呈紅色;“青”指雘青,呈青色。自李陵說“丹青所畫”以后,它的意義就引申開來,變成了泛指繪畫用的顏色,進而用它指繪畫。如:丹青手,丹青妙筆,擅長丹青等。
上一篇:《龍狗娶公主為妻》神話故事賞析
下一篇:“乘興”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