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儒學·清初儒學的哲學思想·黃宗羲的生平及著作
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學者尊稱梨洲先生,生于明神宗萬歷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四年 (1695),終年85歲。浙江余姚人。
他的祖父黃鯤溟,乃易學大師,他的母親姓姚,父親名尊素、字真長,號白安,是著名的東林黨人,做過兩年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為官廉潔無私,剛正不阿。黃宗羲兄弟5人,他居長。大弟宗炎對文字學和易經(jīng)很有研究。二弟宗會精通佛學、天文、地理、金石和數(shù)學。其子黃百家,字主一,號來史,也是清初有名的學者。
黃宗羲在晚年自題畫像,概括自己的經(jīng)歷說:“初錮之為黨人,繼指之為游俠,終廁之于儒林,其為人也,蓋三變而至今?!?黃垕炳《黃梨洲先生年譜》卷首)他從小聰明異常,好學深思,厭惡章句之學和八股文章,多讀子、史。又隨父在京,一直深受東林黨人的思想影響。并目睹了東林黨人與朝廷閹黨的斗爭。10歲那年父親被捕,拜劉宗周為師,19歲父親被殺。從此在劉宗周的指導下,刻苦學習,自明十三朝實錄,上溯二十一史以及十三經(jīng)、百子之學,無不詳細閱讀。對天文、輿地、律歷、象數(shù)、算學、佛道等,也都有深湛的造詣。
1645年清兵攻下杭州。劉宗周絕食殉國難,極大地激發(fā)了黃宗羲的抗清意志。投入轟轟烈烈的抗清斗爭。
順治十年(1653)魯王去監(jiān)國號,黃宗羲開始著述活動,順治十八年(1661)至順治十九年(1662)寫作《明夷待訪錄》??滴趿?1667)黃宗羲恢復了其師劉宗周創(chuàng)辦且已中斷了二十多年之久的 “證人書院”,開始了他的講學活動??滴跏哪?1675)編定二百一十七卷的巨著《明文案》,次年又寫《明儒學案》,此后又完成《易學象數(shù)論》、《孟子師說》、四百八十三卷的《明文海》、六十二卷《明文援讀》、《南雷文定》及 《南雷文約》。還有未完的《宋元學案》。
黃宗羲去世后,全部文稿編入 《黃梨洲文集》。
上一篇:清初儒學·清初儒學的哲學思想·顧炎武的生平及著作
下一篇:易學·易說述略·“卦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