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景德鎮
市名。著名瓷都。在江西東北部昌江南岸。鄰接安徽,在皖贛鐵路線上。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原名“新平”,“新平冶陶,始于漢世”。因居昌江之東南,又名昌南鎮,唐設新昌縣,后改浮梁縣,宋景德年間改景德鎮。元屬浮梁州,明清均屬饒州府浮梁縣,1949年分縣設市,1957年縣市合并,成為江西省轄市。瓷土資源豐富。制瓷歷史至今已有2000多年,早在宋代此地就是全國制瓷業的中心,明、清兩代,在此設御廠。“景德窯”,向為世人所珍愛,蜚聲中外。素有“江南雄鎮”之譽,舊與湖北漢口鎮、廣東佛山鎮、河南朱仙鎮齊名,并稱為我國四大名鎮。景德瓷的特點是“白如玉、薄如紙,明如鏡,聲如磬。”明代開始,制瓷技術更臻完美,產品遠銷40多個國家,燒瓷技藝也外傳朝鮮、日本等國。鴉片戰爭后,由于外瓷在國內傾銷,瓷業日趨衰落,國民黨統治時期,更瀕于破產。解放后,經政府大力扶持,已恢復發展,產品除日用瓷及工藝美術瓷外,還有電瓷、建筑瓷、特種耐酸瓷、耐熱瓷等工業用瓷,并建有電力、機械、電子、化學等工業。產品遠銷世界各地。此地除瓷器外,自古也以茶市著稱,曾有“一瓷二茶”之說。附近除歷代礦窯遺址外,1981年發現的136處明代世俗建筑群,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筑史、瓷窯發展史的重要文物資料。名勝古跡有建于唐代的“紅塔”,宋代大詩人蘇軾與佛印和尚飲酒賭詩的蓮花塘。近年成立的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展覽內容極為豐富,受到國內外的好評。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新民主主義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文化·有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