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新民主主義
毛澤東提出的關于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理論,是毛澤東思想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寶庫的重要貢獻。集中體現在毛澤東的《新民主主義論》等著作中。毛澤東認為,中國革命必須分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步進行。十月革命勝利后新時代中,任何反對帝國主義的革命不再屬于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范疇,而屬于新的世界革命,即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按其社會性質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然而它已不是舊的資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專政為目的的革命,而是新的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建立新民主主義和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為目的的革命,因此,它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其必然趨勢。它的革命總路線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其政治綱領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在中國建立一個以無產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民主共和國。經濟綱領為沒收操縱國計民生的大銀行、大工業、大商業,建立國營經濟;沒收地主土地,歸農民所有,并引導農民發展合作經濟;允許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富農經濟的存在。文化綱領是廢除封建買辦文化,發展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無產階級通過其政黨(共產黨)掌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權是保證革命勝利并使革命勝利地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的關鍵。中國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到1949年的革命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已取得基本勝利、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總論·文化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景德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