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恒山
我國著名的五岳之一。即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常山。傳說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至此見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岳”。它坐落在山西北部和河北西北部,連綿起伏150公里,東連太行山,西扼雁門關,南接五臺山,北臨大同盆地,氣勢雄壯,是古代軍事要地。主峰在山西渾源縣城南,海拔2017米。分東、西兩峰,東為天峰嶺,西為翠屏山,雙峰對峙,渾水中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天險。恒山也是道教圣地。歷代多于此立廟奉祀。西漢初年山中已有祠廟,經北魏、唐、金、元、明、清各代重修擴建,形成規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僅主峰即有60余處?,F尚存恒宗殿、九天宮、會仙府、懸空寺等十多處。恒宗殿為恒山主廟,俗稱朝殿。明代以前,帝王祭北岳于河北曲陽北岳廟,清代初年始主祭于此。山間怪石嶙峋,古樹參天,尚有飛石窟、琴棋臺、出云洞、果老嶺等勝景和極富浪漫色彩的神話傳說。峭壁懸崖之上多留有歷代文人題詠?!霸理斔蓾?、“夕陽通照”、“金雞報曉”、“玉羊游云”等特定環境和時間的自然景觀,更為游人向往。特別是峭壁上字徑數米,筆力雄奇的題刻“天地大觀”、“壁立千仞”等景點,描繪出恒山特有的景象。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律宗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成實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