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梁換柱·偷龍轉鳳·識破詐降,保全壁壘
程琳為陜西安撫使,為人敏厲深嚴,很善于處理政務。契丹首領元昊死后,諒詐登位,但諒詐年紀尚小,契丹國實際上由三位大將分而治之。于是有人向程琳建議,給這三位大將都封以節度使之職,使他們各自為政,這樣可以達到削弱契丹勢力的目的,不事兵戎便可使契丹臣服。程琳說:“趁人之危,是不能使別人的臣服奏效的,還不如借這個機會予以安撫。”后來,夏人圍攻慶陽,程琳說:“他們如果貪圖此地,那么慶州的危急狀況就可以緩和了。”程琳派遣使節冊封夏將,又帶上禮品錢物相賜,夏人果然非常高興,接受了冊封。慶陽之圍,迎刃而解。程琳還命令部下捉到敵國將領,只放不宜殺。夏人因此也不捕捉漢民。這樣的情形維持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有一天,夏人以五百戶之眾趕著牛羊來到邊關請求降宋,并且說“契丹發兵迫在眉睫,國內動蕩不安,所以我們自愿歸降宋朝”,程琳說:“其中有詐,如果契丹已兵臨營帳,那么夏國早已無存,怎么還會讓他們來降呢?我聽說夏人正在追捕叛逃者,可能就是指這件事?如果不是這樣,那么是想誘我們上鉤。”于是拒不接納來降的人。后來夏人果然以追捕降叛者為由,以三萬騎兵臨于邊境。程琳知道了以后,緊閉壁壘,放下旗幟,命令眾將領按兵不動。夏人懷疑程琳早有防備,于是引兵而去。(《宋史·程琳傳》)
上一篇: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許貞智敗耿繼善
下一篇:斬草除根·費無忌說楚平王殺伍奢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