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白字先生
一、誤人子弟的先生
據說,唐代有一個精明的大戶人家。他的兒子眼看就到了開蒙讀書的年齡,于是這戶人家就到處尋找教書的先生。
好不容易,這戶人家才找到一位先生。雙方約定,先生坐館教授一年,就可以得到五石米的酬金,同時他們還達成一項君子協定,如果先生讀一個“白”字,就是錯字,就要罰去一升米。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主人一算賬,先生一年應得五石米,除去這一年因讀“白”字而扣除的498升米以外,僅存米兩升。于是,主人就取來兩升米放在桌子上,請先生拿去。
先生看著這兩升米,想著這一年來的辛苦,失望之極不禁連聲嘆道:“是何言興?是何言興?”
因為古代“興”和“輿”字形相近,很容易讀錯,今作“興”和“與”。
主人一聽,先生又讀了兩個“白”字,連忙對兒子說:“快,把這兩升米也倒進倉庫里去!”
二、秦國還是泰國
晚上,兒子在做地理作業。老師要求寫出5個靠近我國南面的國家,兒子想了半天,只寫出了印度、柬埔寨、緬甸和越南4個國家,于是便問他的爸爸。
爸爸也說不出來,便說:“去把地圖拿來,一查不就知道了嘛!”
兒子把地圖拿來后,爸爸看了一下說:“有啦,還有一個秦國。”
“秦國?”
兒子疑惑地瞪著地圖。他看清楚了地圖上面的字,高興地說:“對了,是泰國。”
“什么泰國,是秦國嘛,他們的國王叫秦始皇。”爸爸說,“聽我的沒錯,我比你懂得多!”
兒子沒有相信父親的話,而是在作業本上端端正正地寫上了“泰國”。
上一篇:一片甲骨驚世界
下一篇:為何兩岸猿聲啼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