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傣族佛教
中國云南省傣族信仰的“小乘佛教”,屬佛教的一個派別,自稱為“上座部佛教”。傣族佛教奉釋迦牟尼為教主,主張以自我解脫到達涅槃為目的,以在現世證得阿羅漢作為最高理想,被主張普渡眾生、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大乘”教派稱作“小乘”。該教由于受云南西雙版納、德宏等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影響,以及封建領主的大力扶持,在傣族群眾中廣為傳播,農村中佛寺很多。在西雙版納,幾乎所有的未成年男子都要入寺為僧,識字習經,過一段寺院生活,成年后還俗回家,有的終身為僧。佛教寺院與世俗社會關系密切,一方面佛教受到統治者的提倡和保護,另一方面,它也維護了封建社會的穩定,并已經廣泛深入群眾生活中的各個領域,對傣族群眾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等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該教還以地域分為許多派別和支派,比如,西雙版納的擺巴、擺孫派,德宏等地的擺莊、多列、左抵派,各派宗旨、教義大體相同,其區別主要在于僧侶等級、宗教禁忌、祈禱儀式方面。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佛經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文化發展·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