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勢利導·興利除害·王守仁安撫西南
明嘉靖六年(1527),思恩、田州土酋盧蘇、王受舉兵叛亂。姚鏌總督無力平定,皇帝便下詔王守仁由原官兼任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巡撫。有人上書皇上頌揚王守仁的大功,并請求賜予他鐵券歲祿,皇帝都同意了。王守仁上任之后,慷慨陳詞用兵動武的弊端,他說:“思恩之地沒有設流官,土酋一年出兵三千人,聽從土官征調,已設流官,我們反而一年要派兵數千去防戍,這樣的話,設立流官,沒有什么益處。何況田州與交恥相鄰,深山絕谷,地形復雜。得知瑤、僮盤踞堅守,必定設土官,這樣可借其兵力作為屏障,如果改土官為流官,那么邊疆之患,我自當之,以后必后患無窮。”此章下到兵部,尚書王時中說有五條不合,皇帝便命王守仁改變主意。這年十二月,王守仁到達潯州,會同巡按御史石金制定招撫之計。盡量遣散各路軍隊,只留下永順、保靖兩地的兵數千人,原地解甲休息。盧蘇、王受起初求撫不成,后又聽說王守仁將到更是驚嚇不已,直到現在才松了一口氣。王守仁到南寧,他們二人派使者乞降,王守仁令送到軍門。他們素知王守仁精明,便陳兵人見。王守仁歷數他們的罪狀,杖擊后便放了他們。隨后,他便親自深入土酋軍營,安撫其兵士七萬人,爾后,上奏用兵十大弊端,招撫的十大好處。因而請求再設流官,適當分割田州土地,另立一州,以岑猛次子岑邦相為頭目,管理州事務,同時,在田州設置十九巡檢司,以盧蘇、王受充任負責人,并受流官知府的約束。皇帝一一照辦。這樣,西南邊境日漸安寧。(《明史·王守仁傳》)
上一篇:知人善任·用人如器·王子復隨聲附和遭彈奏
下一篇:持盈保泰·王翦請賞釋君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