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社會倫理文化·三綱八目
儒家關于修己治人的政治倫理思想。“三綱”指“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明明德”即發揚光明美好的德性;“親民”即“新民”,使百姓去掉舊的習慣而自新;“止于至善”即達到“至善”的道德境界。“八目”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即同實際實物接觸;“致知”即得到知識;“誠意”即真心實意;“正心”即端正心機,使符合道德規范;“修身”即加強自身修養;“齊家”即治理家政,使父慈子孝、兄友弟悌;“治國”即治理國家,以禮義等道德規范處理君民上下關系;“平天下”即使天下太平。儒家認為:“三綱”是“大人之學”的綱領,是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 “八目”是實施“三綱”的具體方式。并把個人的道德修養看成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三綱八目”是對傳統儒家政治倫理思想的高度概括,歷來倍受封建統治者重視,在歷史上發生了深遠的影響。語出《大學》。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三關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三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