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無君論
東晉時期思想家鮑敬言的政治思想。鮑敬言駁斥了君權神授思想,認為人類社會初期并無君臣之分,君臣上下的統治與被統治階級關系的產生,是人壓人、人詐騙人、強者侵凌弱者的暴力統治的結果,“天生丞民而樹之君”不過是統治階級編出的欺世謊言。揭露了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和整個剝削壓迫制度的不合理,指出廣大農民饑寒交迫是封建農奴主依靠“嚴刑以為坑阱”,實行經濟剝削的結果。認為只要有“人君”,禍害無可避免,“古者無君,勝于今日”。向往回返古時,設想一種沒有徭役賦稅、沒有戰爭酷刑、沒有禮法名教,安土樂業、社會富足、“無君無臣”的社會。此雖為渺茫的空想,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人民擺脫痛苦的愿望,及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新三民主義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