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宗教文化·無我
佛教教義。梵文意譯,三法印之一。亦稱非我、非身。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沒有獨立的實在的自體,沒有一個常一主宰的自我(靈魂)的存在。世俗的我,世俗的獨立主體,皆是由五蘊假和合而成,或由因緣而生,除佛旨外沒有永恒不變的實體。無我包含兩類:(1)人無我(人空),認為人是由五蘊假和合而成,沒有永恒自在的主體——我(靈魂);(2)法無空(法空),認為一切法都由種種因緣和合而生,不斷變遷,沒有永恒的主宰者。小乘佛教一般主張人無我,大乘佛教則認為一切皆空,法的自性也是空的,一切法的存在都是如幻如化。因此不僅主張人無我,并且主張法無我。因為一切事物和現象,按其本性來說都是空的,它所表現出來的只不過是一些假象,即所謂“性空幻想。”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無君論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明代四大聲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