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學·文言小說
與古代白話小說對舉的文言短篇小說。從廣義講,魏晉以來的志怪、軼事、筆記小說,均為文言小說;從狹義講,則主要指《聊齋志異》及其前后的成就較高的文言短篇小說。如宋元時期的《李師師外傳》、《流紅記》、《嬌紅記》,明代的《剪燈新話》、《剪燈余話》、《覓燈因話》以及蒲松齡之后的《閱微草堂筆記》等。《聊齋志異》為蒲松齡的孤憤之作。他在《聊齋自志》中說:“集腋成裘,妄續(xù)幽冥之錄;浮白載筆,僅成孤憤之書:寄托如此,亦足悲夫!”全書491篇,大多為故事完整、情節(jié)曲折、人物性格鮮明的珍品,代表了中國古代文言小說的最高成就。魯迅稱贊說:“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而又偶見鶻突,知復非人。”(《中國小說史略》)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國文學·文心雕龍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政治文化·新三民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