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的教訓
寇準字平仲,華州下邽(古地名,今陜西省謂南縣東北)人,為人剛直,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出任宰相。這年冬季,契丹南侵,朝野震怖,他力主真宗親征。真宗抵達澶州(古地名,今河南省濮陽縣),軍心于是穩定,射殺遼軍主師撻覽后,雙方簽訂了澶淵之盟。在抗遼斗爭中,寇準是功不可沒的。
但是,寇準從年輕時期起就十分奢華,家里從來不點油燈,即使廚房和廁所里,也點燃蠟燭,通明耀目,亮如白晝。此外,寇準還有一個大缺點:居功自伐,驕傲自大。班師還朝以后,寇準又驕傲起來,朝上朝下,話里話外,總覺得唯我才能力挽狂瀾。終于,他由于遭到王若欽等人的激烈攻擊而被罷相。
真宗天禧間,寇準恢復相位,還被封為萊國公。但后來又因目中無人而受到丁謂等人的反對再度解除宰相職務,貶為崖州(古地名,今廣東省崖縣)司戶參軍,并死于任上。
寇準沒有兒子,過繼寇隨為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寇隨也像寇準一樣,養尊處優,錦衣玉食,其奢侈程度,有過于其父而不無及。其后,寇氏的后代,沿襲門風,甚至變本加厲。寇準在世時,因他功勛卓著,人們不敢有更多的非議。寇準死后,兒孫輩無徑寸之功,而腐化如昨,人們的不滿和鄙薄之情,便毫不客氣地形諸語言了。僅僅幾十年工夫,到司馬光時,寇家已經貧窘不堪了。
五六十年的光陰,一個富極一時的家族就一敗涂地,教訓是慘重的。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不能要求寇準白璧無瑕,但“驕奢”二字,卻是萬萬不可等閑視之的。任何有蓋世的功勞、絕倫的才智,只要驕傲奢侈,沒有不身敗名裂的。
上一篇:孩子和臟水
下一篇:對外貿易多頭對外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