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川劇
戲曲劇種,流行于四川及貴州、云南。明代時,四川已有地方戲班。清中葉,花部勃興,外地的昆腔、高腔、梆子腔、皮簧腔流入四川,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川昆、高腔、胡琴(皮簧)、彈戲(梆子腔),同時民間流行燈戲,這便是川劇的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1911年前后,五種聲腔同臺演出,形成風格統一的川劇。川劇又分四派:川西派以胡琴為主,資陽河派以高腔為主,川北河派以彈戲為主,川東派聲腔多樣化。川劇表演有自己的表演程式,風格真實細膩、幽默風趣,特別是高腔唱腔高亢、用打擊樂和幫腔。川劇劇目豐富,高腔傳統劇目最多,高腔代表性劇目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川劇劇本《柳蔭記》《彩樓記》《玉簪記》《拉郎配》《喬老爺奇遇》較好。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經濟文化·屯田理論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外交文化·廣田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