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屈求伸·幾番變姓,志在揚名
隋煬帝大業初年,河間王楊弘病逝。大業六年(610)朝廷追封郇王,由其子楊慶繼嗣。楊慶從來就是能屈能伸的“大丈夫”,善于見風使舵,趨吉避兇,故當煬帝猜忌骨肉廢放諸王時節,他的王位卻穩如泰山。任滎陽郡太守,治績頗佳。李密攻滎陽,楊慶堅守到彈盡糧絕.同時聽說江都已被義軍攻陷,這才接受李密“幸能三思,自求多福”的勸告,出城投降。于是及時抑屈,效法其祖父楊元孫當年所為,改頭換面,以曾祖母郭氏之姓為姓。李密被王世充擊敗,楊慶返回東都洛陽,又復姓楊氏。越王楊侗知其為迫不得已,并不責備他,其后楊侗稱天子,還照樣授予楊慶宗正卿的高官。王世充即將篡位,楊慶不思報效隋室,還首先勸世充早日登極。王世充建國以后,認為楊慶明識時務,忠心可嘉,仍保留他的爵位,僅由郇王降為郇國公。楊慶馬上改姓郭氏,以迎合王世充。王世充很高興,就將他的一個侄女嫁給楊慶為妻,并任命他為滎州刺史。等到王世充瀕臨失敗,楊慶決定盡快與之脫離關系,想帶著妻子同歸長安,其妻對他說:“叔父將我嫁給你本來是要表達深情厚意,以此加強你與國家的關系。現叔父形勢緊迫,家與國都面臨生死抉擇,你卻不顧婚姻親情,辜負國家重托!你為保全自己起見,我也不想怪你,只是我若跟著你去長安,到頭來還是你家里的一名婢女罷了,你還是高抬貴手送我回東都洛陽吧。”楊慶不許,致使其妻服藥自殺。楊慶投歸大唐,官拜宜州刺史,爵仍郇國公,于是又復姓楊氏。楊慶通過這種變姓方式,成為名利場上的不倒翁,始終過得極為逍遙自在。(《隋書·楊慶傳》)
上一篇:欲擒先縱·欲取故予·冒頓滅東胡,先讓后取
下一篇:分兵合擊·擊敵主力,乞伏乾歸敗呂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