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外交文化·洋務派外交
19世紀60年代崛起的洋務派,在歐美風雨推動下,率先創辦近代工業,但在對外關系上,卻奉行曲從妥協外交。洋務派首領曾國藩、李鴻章主張對外講和避戰,實行“羈縻”之策(即加以籠絡)。認為外國擁有利器強兵,力量超過中國百倍,對外不要輕言戰爭,講和避戰,曲從遷就,以示籠絡,維持中外相安。洋務派政策實為暫圖茍安。李鴻章對外屢訂和約,對洋人侵略以賠款、撤兵、割地、出賣主權了事。1874年日借口琉球漁民被害侵略,清廷竟賠款50萬兩,英在云南制造邊境事件,李鴻章與英訂《煙臺條約》喪權辱國。甲午之戰,李鴻章妥協避戰,北洋海軍覆沒,簽訂《馬關條約》。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法制文化·法律答問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洋務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