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歷史文化·洋務運動
舊稱“同光新政”。清同治、光緒年間,部分官僚采用西方資本主義生產技術,興辦實業(yè),維護封建統(tǒng)治的“自強”、“求富”運動。在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主持下,設置綜理洋務的總理衙門,立學堂,派留學生,開辦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和各省機器局等近代軍事工業(yè),官督商辦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等民用企業(yè),建立新式海軍等等。這場持續(xù)30多年的洋務運動,因設備、技術完全依賴外國,加之其封建性和壟斷性,未能達到自強求富目的。經中日甲午之戰(zhàn)洋務派苦心經營的北洋水師覆沒后,洋務一蹶不振。但客觀上,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生產力的進步。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外交文化·洋務派外交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科技文化·渾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