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兵利弊
清代論述當世軍事利弊,提出救國謀略的著作,清代湖南長沙人鄭曰敬著。全書分為“論兵利”和“論兵弊”上下兩篇,約六千字。作者依據兵法理論,分析了敵我雙方利弊,提出了救國的策略。他認為清朝當時在軍事上有12條有利條件,清軍還存有十項弊端。十二利是:1.敵人為不義之師,正義、人心在我一方。2.我為主,敵為客,地利在我一方。3.我眾敵寡。4.敵人后勤供應沒有我方便利。5.敵人勞師遠征,疲憊不堪;我則以逸待勞,以飽待饑。6.外夷之間表面和好,內懷猜疑,我方朝野一心,萬眾一氣。7.敵人水土不服,久則力屈,我可深溝高壘,乘敵之虛。8.我可利用各種有利地形,發揮擊技之長,避槍炮之短,使敵長處無用。9.敵人圖我,只能依托近海幾個“近窩”,我可攻其落腳之地,使其無所依靠。10.可利用敵國矛盾,以夷攻夷,一舉攻其老巢越南、緬甸。11.可斷其僅有的幾條后勤保障路線。12.可用清野之策。清軍十弊是:1.無軍政;2.無兵權;3.無將才;4.無訓練;5.無恩義;6.無賞罰;7.無謀略;8.無膽氣;9.無偵探;10.無防備。作者針對十弊,提出了改進措施,如主張選將要選拔有勇有謀、能廉能仁,能通古今之變之人。練兵要“訓之以忠義”,“待其武藝”等。此書所提出的“利在我,而不在彼”的結論對鼓舞當時國人反侵略之戰起了積極作用。
上一篇:仁本論
下一篇:以假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