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科技文化·七巧板與“唐圖”
一種由七塊幾何圖形板組成的拼圖玩具。起源于我國宋代以前,原為一種供賓客娛樂的錯綜復雜的分合案幾,后逐漸演變成一種小玩具,并在民間流傳開來。清代有人專門研究七巧板并撰著寫書,附以圖示。傳到國外后,這種啟發智力、有趣又變化無窮的板塊玩具很快受到世界各國人民尤其是上層人士的喜愛。據傳拿破侖在滑鐵盧戰敗流放于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荒島時,還常常饒有興趣地擺弄這種玩具。“中國人”、“中國”在海外常被稱為“唐人”、“唐山”,故源于中國的七巧板也被稱作“唐圖”。清代童葉庚后加以改進,增板為十五塊,并起名“益智圖”。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哲學文化·一物兩體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