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教育文化·《千字文》
古代蒙學的識字、習字課本。梁代學者周興嗣拓取王羲之遺書中不同的一千個字,編為四言韻句,敘述有關自然、社會、歷史、倫理、教育等方面的某些知識。但它主要的功能還是用于識字與習字教學,因而在字句編排上堅持由簡到繁,便于記認與書寫的原則,因而并非每句都有可取的意義。但因其具有快速記誦和識認書寫的優(yōu)點,所以自隋代起即已廣為流傳,甚至后來宋元明清各代都有續(xù)編改編本的出現(xiàn),只是后來的千字文已不再是拓本,從而失去臨摹字形的功能,而成為單一快速識字的讀本。
上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科技文化·“一歲數(shù)收”技術
下一篇:中華傳統(tǒng)文化·音樂文化·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