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木魚
打擊樂器。用桑木或椿木制作。呈魚頭形,掏空中腹,前側開一口,用圓頭小木槌敲奏而發出短促、清亮的音響。音的高低隨木魚的大小不同而有別。木魚或單一使用,或兩個甚至幾個配套使用。民族管弦樂隊所用的木魚,一般都按五聲、七聲或十二聲平均律編組排列。木魚最初作為佛教的法器,為誦經作伴奏。明清以后,漸漸應用于民間曲藝和歌舞。木魚有大有小,大的音低,小的音高。合奏時常同時配備大小兩個木魚,用以打節拍,或造成歡快的藝術效果。
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木魚
打擊樂器。用桑木或椿木制作。呈魚頭形,掏空中腹,前側開一口,用圓頭小木槌敲奏而發出短促、清亮的音響。音的高低隨木魚的大小不同而有別。木魚或單一使用,或兩個甚至幾個配套使用。民族管弦樂隊所用的木魚,一般都按五聲、七聲或十二聲平均律編組排列。木魚最初作為佛教的法器,為誦經作伴奏。明清以后,漸漸應用于民間曲藝和歌舞。木魚有大有小,大的音低,小的音高。合奏時常同時配備大小兩個木魚,用以打節拍,或造成歡快的藝術效果。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醫藥文化·望形態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木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