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木鼓
流行于佤族、苗族和高山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佤語叫“庫洛”。鼓身用紅毛樹或椿樹木干制成。在樹干中部挖一橫槽,進而掏空中間,起共鳴箱作用。木鼓一般約0.7—1米長,直徑在40—60厘米之間。演奏時將木鼓橫放于兩塊木板上,用兩根與啞鈴相似的鼓槌敲擊鼓身兩側,發出“咚咚”聲響,也有時一手持槌,一手執竹片,兩手配合敲奏鼓的中間部位而同時或交錯發出“咚咚”和“啪啪”的音響。木鼓是佤族等民族在各種節日和活動中經常使用的樂器。
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木鼓
流行于佤族、苗族和高山族等少數民族地區的打擊樂器,佤語叫“庫洛”。鼓身用紅毛樹或椿樹木干制成。在樹干中部挖一橫槽,進而掏空中間,起共鳴箱作用。木鼓一般約0.7—1米長,直徑在40—60厘米之間。演奏時將木鼓橫放于兩塊木板上,用兩根與啞鈴相似的鼓槌敲擊鼓身兩側,發出“咚咚”聲響,也有時一手持槌,一手執竹片,兩手配合敲奏鼓的中間部位而同時或交錯發出“咚咚”和“啪啪”的音響。木鼓是佤族等民族在各種節日和活動中經常使用的樂器。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木魚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札木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