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均貧富
中國歷史上的一種政治和經濟思想。春秋末年,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論語·季氏》),反對苛政。后常有人將其引伸為貧富不可太懸殊,以緩和社會矛盾。宋朝始,安民運動把“均貧富”作為革命斗爭的綱領。如北宋王小波起義,近代洪秀全進一步提出“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農民的“均貧富”思想,反映了他們對財產權的要求和反對封建剝削的樸素的平均意愿。
中華傳統文化·政治文化·均貧富
中國歷史上的一種政治和經濟思想。春秋末年,孔子說:“不患寡而患不均”(《論語·季氏》),反對苛政。后常有人將其引伸為貧富不可太懸殊,以緩和社會矛盾。宋朝始,安民運動把“均貧富”作為革命斗爭的綱領。如北宋王小波起義,近代洪秀全進一步提出“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農民的“均貧富”思想,反映了他們對財產權的要求和反對封建剝削的樸素的平均意愿。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中國文學·地方戲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坎土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