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燕趙歌·邯鄲之旅·鵲山廟·扁鵲神祠在
鵲山廟在河北省內邱縣境內,與該地太子巖同為祭祀我國古代名醫扁鵲之所。《順德府志》載:“鵲山廟者,祀扁鵲也。山在順德府內邱縣西之六十里許,廟在其山之麓。山舊名曰蓬,世傳鵲及蘇虢太子,嘗將太子采藥是山。后人祠于此,因名其山蓬鵲。”
扁鵲,姓秦,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渤海鄚(今河北任丘市)人。因其醫術高明,人們都以黃帝的醫官扁鵲稱呼他。相傳,扁鵲周游四方,為人醫病。一天,他來到虢國宮門前,看到準備埋葬太子,便上前阻攔,說太子并沒死,得的是“尸厥”病。隨后上前打開棺材,給太子針刺,不大一會兒,太子蘇醒過來。以后,太子就拜扁鵲為師,并跟隨他到蓬山(今河北省內邱縣境內)采藥。有一回上山到半腰,太子突然感到肚子疼痛難忍,扁鵲診斷為“絞腸痧”,于是讓他躺在一塊大石頭上,以山泉“消毒”,開腸破肚做了手術。此后,人們便把虢國太子跟隨扁鵲采藥的蓬山稱做“太子巖”,把給太子開刀的地方稱做“洗腸溝”。扁鵲走的地方越來越廣,治好的病人越來越多,名聲越來越大,引起了秦國醫官李醯的妒嫉。李醯一貫驕傲自大,嫉賢妒能,他秘密收買了兩個亡命徒殺害了扁鵲。這個不幸的消息傳到了蓬山一帶,當地老百姓悲痛萬分,他們把扁鵲的頭智取回來,葬于蓬山腳下,并修蓋了一座廟宇,取名“扁鵲廟”。這兒原來有一條九龍河,北岸有個焦頭村,南岸有個郎家莊,自從神醫扁鵲的頭埋在這兒以后,兩村合為一村,起名叫“神頭”,一直沿稱至今。
上一篇:煌煌荊楚吟·贛東之旅·弋陽·戲曲的故鄉
下一篇:悠悠吳越曲·蘇州之旅·梅園·招鶴小羅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