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卡龍
撥弦樂器。流行于新疆維吾爾族地區。產生于西亞阿拉伯國家,13世紀經中亞傳入中國,最初稱七十二弦琵琶,后改稱卡龍。呈梯形,左曲右直,上面張十五至十八組弦。演奏時將琴平放于桌面上,右手執竹制或木制撥子撥弦,左手用鐵制揉弦器左右移動和上下按抑產生吟音。音色錚錚有聲,清脆悅耳,可以獨奏、合奏,多用于伴奏《十二木卡姆》和《多朗木卡姆》。
中華傳統文化·音樂文化·卡龍
撥弦樂器。流行于新疆維吾爾族地區。產生于西亞阿拉伯國家,13世紀經中亞傳入中國,最初稱七十二弦琵琶,后改稱卡龍。呈梯形,左曲右直,上面張十五至十八組弦。演奏時將琴平放于桌面上,右手執竹制或木制撥子撥弦,左手用鐵制揉弦器左右移動和上下按抑產生吟音。音色錚錚有聲,清脆悅耳,可以獨奏、合奏,多用于伴奏《十二木卡姆》和《多朗木卡姆》。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戲劇文化·南通儉工學社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文化·印刷術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