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文化·地理文化·錢塘大潮
著名海潮奇觀。又名海寧潮。浙江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潮涌。以每年夏歷八月十八日在海寧所見者為最著。因錢塘江口呈喇叭形,江口大而江身小,起潮時,海水從寬100公里的江口涌入僅寬4.5公里的江面,海浪受兩旁狹窄的江岸約束,形成涌潮;而涌潮又被江口淺平沙灘阻攔,波濤起立,有如壁立江面一道水嶺,潮頭高度可達3.5米,潮差有8.9米,猶如萬馬奔騰,雪山傾倒,吞天沃日,勢極雄豪。觀潮最佳地點則在海寧縣鹽官鎮東南一段海塘。筑有觀海臺、觀潮亭、鎮海塔等。海潮漲入江口后,由于岸勢不同,漸又分為南、北兩段,南段速度快而北段速度慢,至鹽官鎮東8公里的八堡一帶,南段海浪蕩回重又與北段匯合,兩潮頭相撞,崩天裂地,形成一堵“水上長城”向西推去。老鹽倉海塘筑有一道高9米長650米丁字壩,有如巨人手臂伸向江心攔截江潮,海浪如雄獅猛然躍起,竄向18層石階的塘頂,給觀潮人群來個突然襲擊,怒濤驚豎,碎作潑天驟雨,潮反沖塘岸,稱作返頭潮,也是觀潮三大景觀之一。此外月夜觀潮則與白天迥然不同,別有一番情趣。錢塘大潮年年吸引著國內外千千萬萬旅游者,成為我國著名的海潮奇觀。
上一篇:中華傳統文化·外交文化·欽天監案
下一篇:中華傳統文化·軍事文化·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