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關于《徐霞客游記》的研究·文學價值研究
朱東潤指出,《游記》的科學價值是不容置疑的,這部著作的文學價值在游記作品中也是第一流的,甚至是第一位的,徐霞客的文字有聲有色,入情入理,和酈道元、柳宗元相比,是沒有絲毫愧色的(《〈徐霞客游記〉的文學價值》,《讀書》1982年3期)。鄭公盾認為,《游記》是科學文藝的典范,它不是簡單地談科學,也不是一般文藝作品,而是科學與文藝緊密結合的產物,具有相當嚴格的科學性,十分優美的文學藝術性(《認真學習我國優秀科學文藝遺產——談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記〉》,《杭州師院學報》1983年1期)。樂維華認為,徐霞客有意無意地把自己融化在山水之中,主體和客體從對峙到化合,達到一種別致的境界,從而構成了《游記》的抒情特色;《游記》的構圖手筆也顯示出與眾不同的特點來,這就是觀察景物機警敏感,寫作意愿始終強烈,以我之變應山水之不變,以我之不變應山水之變;“借”是屢見不鮮的對比襯托手法,但《游記》有特有的、別家可望而不可及的借法,這就是“記憶庫存”,因而畫內景借畫外景雄姿卓立,畫外景借畫內景再度光輝,構成一幅遼闊的畫面(《〈徐霞客游記〉的文學特色》,《上海師院學報》1984年2期)。聞璐指出,《游記》的主要特色是記敘翔實具體,不事矯飾,不事雕琢;作者對大自然的觀察細致入微,在描寫景物的同時,也抒發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起到畫龍點睛、寓景于情的作用 ( 《徐霞客和他的游記散文》,《遼寧大學學報》1987年1期)。劉嘉言認為,《游記》的藝術魅力,一是作品中充溢著一種撥動人們心弦的高昂的愛國主義感情旋律,二是行文真實、質樸,三是在語言的駕馭方面有很深的造詣 (《略論〈徐霞客游記〉的藝術魅力》,《南都學壇》1987年3期)。張清河認為,《游記》的山水描寫在內容上的特點一是高度的真實,二是空前的廣博,在藝術上的特點是詳密、質直、絢麗、清新、靈動、博雅,而且無處不閃爍著作者熾熱的激情,令人掩卷之余還久久不能平靜(《論〈徐霞客游記〉中的山水描寫》,《貴陽師專學報》1988年1期)。還有一些人對單篇游記的藝術特征進行了細致分析,如李過《徐霞客和〈游黃山記〉》(《錦州師院學報》1980年3期),孔慶圭《〈游黃山日記〉評注》 (《語文學習》 1980年12期),李時新《山水躍然文章間——〈徐霞客游記·游桂林日記〉寫景藝術初探》(《廣西師大學報》1984年2期),胡太春《白描寫真,意境奇瑰——讀徐霞客〈游五臺山日記〉和〈游恒山日記〉》 (《名作欣賞》1984年2期),孫貌隱、張書省《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徐霞客〈芙蓉秀發〉賞析》(《名作欣賞》 1990年6期) 等。
上一篇:沈(括)學·《夢溪筆談》的學術價值、研究·數學
下一篇:劉學·文學理論精華·文學的內容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