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家道統—理想“中國論”·承先啟后—道統之古今論
中國是個文明古國,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和豐富的歷史遺產。孔子開創的儒學,十分注重對于歷史的研究和對傳統的繼承。孔子思想體系的建立,就是批判地繼承從傳說中的堯、舜、禹直至夏、商、周的豐厚歷史遺產并加以創造性發展的結果。儒家后學發揚了孔子注重歷史的思想特色,把研究社會發展、總結歷史經驗作為治學的重要內容,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為己任,并在世世代代的學術發展中形成了尊崇祖先、效法先王、崇拜傳統的古今論。他們高舉“奉天法古”的旗幟,尊祖敬宗,以孝立身,以孝治天下,自覺地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歷代先王為榜樣,大力弘揚以施行仁政德治、注重自身修養為特點的先王之道,逐步形成了儒家圣賢相傳的道統,重宗法、施仁政的政統和立足現實、注重師承、學以致用的學統。但是,他們又有崇尚變易的辯證眼光,能做到法古而不泥古,繼承中又有創新,使儒學在長久保持自身特質的同時又不斷發展,變化日新。
上一篇:宋明理學·體貼“天理”
下一篇:明清之際的儒學·王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