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文化·大放異彩的少數民族文學·西域少數民族詩人貫云石和薩都剌
貫云石(1286—1324),維吾爾族人,祖籍是西域北庭(今新疆吉木薩爾一帶)。他用漢文進行創作,是元代后期散曲名家。他原名小云石海涯,以父名貫只哥得姓,自號酸齋。他最初襲文官為兩淮萬戶府達魯花赤,生活于行伍之中,后來棄職歸隱,篤志詩文。他在杭州隱居時有這樣一個傳說故事:一天,幾個文人在杭州虎跑泉邊飲酒邊賦詩。有人提出,每人賦一首詩,以“泉”字為韻。當時,一個文人嘴里念著:“泉、泉、泉”,卻久久吟不成句。忽然一人拽著拐杖走過來,應聲吟道:“泉泉泉,亂進珍珠個個圓,玉斧斫開頑石隨,金鉤搭出老龍涎。”大家驚愕地問:“莫非您就是貫酸齋?”答:“然然然?!睆闹锌梢娝实男愿窈兔艚莸牟潘?。明初朱權《太和正音譜》說:“貫酸齋之詞,如天馬脫羈”,指出了他的曲風豪放飄逸。如他的〔雙調〕《清江引》之一:“棄微名去來心快哉,一笑白云外。知音三五人,痛飲何妨礙,醉袍袖舞嫌天地窄?!北蓷壒γ膽B度在此曲中披露無遺,而曲子里豁達狂放的描寫,不由地使人聯想到《突厥語大詞典》中的某些詩歌。例如:“讓我們吆喝著各飲三十杯,讓我們歡樂蹦跳,讓我們如獅子一樣吼叫,憂愁散去,讓我們盡情歡笑!”兩者描繪的又喝、又跳、又唱、又笑的情景何其相似!或許貫云石的維吾爾族人獨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就是他作品獨具豪放飄逸風格的根源所在。他的有些散曲用詼諧幽默的筆調,表達獨到的見解,令人叫絕。如:〔雙調〕《殿前歡》之一:“楚懷王,忠臣跳入汨羅江。《離騷》讀罷空惆悵,日月同光。傷心來哭一場,哭你個三閭強,為甚不身心放?滄浪污你?你污滄浪?”這支曲諷刺了楚懷王的昏憒,贊頌了屈原的忠貞,同時也認為屈原不夠曠達。最后兩句并非嘲笑屈原,而是出于對最高統治者的強烈怨恨,而對忠臣發出的憤激之辭。
貫云石具有多種藝術才能,詩、詞、曲、文都有一定的造詣,對音樂、書法、繪畫無不精通。據胥惠民等《貫云石作品輯注》計有小令八十八首,套數十套;詩三十八首;另有詞二首,文三篇。作品今有《酸齋集》,與徐再思(甜齋)之曲被合編為《酸甜樂府》。他的散曲不獨在西域人中有名聲,于漢人中亦稱絕唱。
薩都剌(1272—?),字天錫,號直齋。其先祖以勛爵鎮守云(今山西大同)、代(今山西代縣),定居于雁門,故其自稱為雁門人。元代書中記載他是我國西北部的色目人,也有稱其為“回回人”(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元末明初的文學家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指出他是“回紇人”(古代維吾爾人)。他用漢文創作,是元代詩壇當之無愧的杰出代表,他的創作在當時已很負盛名。他的詩集《雁門集》收詩七百余首,另詞、曲十五首。他當時以宮詞、艷情樂府一類的詩著名。這些作品清新綺麗,自成一家。同時,他是個富有正義感的詩人,他的作品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元代的社會生活。他的《鬻女謠》《百禽歌》《早發黃河即事》《過居庸關》等,都是富有現實主義精神的優秀詩作。薩都剌一生走南闖北,既飽覽了吳楚閩粵的山水勝境,又熟知燕趙塞外的原野風光。這樣一種具有特殊意義的生活經歷,無疑有助于他詩歌的思想充實和藝術完美。如《上京即事》中的一首:“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酣。卷地朔風沙似雪,家家行帳下氈簾?!迸Q?、野草、乳酪、風沙、行帳(氈房)、氈簾,好一派塞外草原雄渾遼闊的風光!寫景生動自然,濃淡得體,給人以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確有不同于唐代邊塞詩的新鮮面目。薩都剌還有一些充滿豪放灑脫格調的詩作。如《泊舟黃河口登岸試弓》;“泊舟黃河口,登岸試長弓??叵覞M明月,脫箭出秋風。施拂衣上露,仰射天邊鴻。詞人多膽氣,誰許萬夫雄?!比娪觅x法鋪敘,卻充溢粗獷、壯美的豪情,顯現出詩人英武的體魄和善射的技藝。薩都剌還擅長書畫。他所作的《嚴陵釣臺圖》和《梅雀》兩畫,現收藏在故宮博物院,極為珍貴。
上一篇:滇云文化·滇云文化植根的經濟土壤·西南絲路與滇云工商業
下一篇:天山文化·源遠流長的古今音樂舞蹈·西域音樂舞蹈對中原文化的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