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機立斷·驚塵惑強師,狹路走弱騎
太平真君四年(443),皇太子拓跋晃跟隨父親拔跋燾征討蠕蠕。軍隊出動后,天師寇謙之問崔浩說:“這一次真的能消滅蠕蠕嗎?”崔浩說:“若論天時形勢,消滅蠕蠕是不成問題的。但從將領們的畏難情緒看來,恐怕他們是不會敢于乘勝深入的,因此很有半途而廢的可能。”魏軍的突然大舉入侵,完全出乎蠕蠕的意料之外。軍至鹿渾谷,與敵大隊人馬狹路相逢。柔然人被驟至的魏軍嚇得不知所措,紛紛奔逃。在廣闊的原野上,被魏軍繳獲的畜產、車輛、穹廬多達數百萬,高車人也乘機襲擊蠕蠕前來降附拓跋燾,共計三十余萬人。拓跋燾沿弱水一帶往西走去,進抵涿邪山。見到前面塵埃漫天,尚書令劉浩等認為,從塵埃揚起情況看,敵軍必人多勢眾,因此,恐遭敵人伏兵,反對繼續前進。寇謙之回憶起了崔浩曾經說過的話,再三催促拓跋燾繼續窮追下去。太子拓跋晃也認為“塵埃那么盛,是由于敵人懼怕奔逃造成的,假如安營扎寨,哪來這么多飛塵?”因而主張應乘勝快速進攻,攻其不備,破之無疑。拓跋燾拿不定主意,因心存疑慮便沒有急著出擊,致使柔然大隊人馬從自己鼻子底下輕易溜掉。后來聽柔然的被俘人員供認,當時柔然首領有病,躺在車上朝山南逃跑,身邊僅存數百人,人民和牲畜散布在方圓六十里的范圍內,根本無人統管。一口氣跑了六七日,也沒見追兵,才又慢慢集結起來。倘若魏軍再追一兩天,早已被一網打盡了。這時拓跋燾方才十分后悔。拓跋燾為嘉獎崔浩多次獻計的功勛,給他加了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左光祿大夫等頭銜,在一次宴會上,指著崔浩對高車的首領們說:“你們瞧瞧這個人吧,看他這個瘦弱的樣子,手不能彎弓持矛,肚腹中卻是滿藏甲兵,我前后打了不少勝仗,都是他引導的。”(《魏書·崔浩傳》)
上一篇:投石問路·總管自疑,三菩安心
下一篇:恩威并施·或誘或擊,節制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