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臺灣原始社會文化遺址及出土文物·大岔坑文化
大岔坑文化是目前在臺灣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早期文化。發現于1963年和1964年。大岔坑文化遺址在臺灣分布很廣,集中于北部淡水河下流沿岸和中南部沿海,東海岸也有零星分布。在這個文化遺址中,出土有大量的赤褐色至棕褐色的粗制砂陶片,質地松軟,灰胎,壁厚而粗重。器形有甕、罐、碗等。石器有打制和磨制兩種,類型不多,有的石器系作網墜用。小石器有打制石斧和磨制石錛,有長三角形帶石鏃等。從遺物中,人們不難想象當時的生產方式包括打獵、漁撈和水生植物的采集在內。農業在經濟中占一定比重。大岔坑文化一類的遺物在大陸東南和南部沿海也有大量發現,年代也都在公元前4000至5000年之間,可能屬于同一文化類型。
上一篇:滇云文化·滇云文化植根的經濟土壤·多元經濟與多元文化
下一篇:中州文化·中州的民族信仰與宗教·天主教、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