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若觀火,顧全大局》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劉表派遣劉備向北侵擾,到了葉縣,曹操派遣李典隨夏侯惇去抵御。一天早晨劉備燒掉營房退走,夏侯惇率領各軍追擊,李典說:“賊兵無故退卻,我懷疑一定有埋伏。往南去的道路狹窄,草木很深,不能追趕。”夏侯惇不聽,與于禁一道追趕,讓李典留守。夏侯惇果然陷入劉軍的埋伏圈中,交戰失利,李典前往援救,劉備看到救兵來了,便撤退而去了。
李典從曹操包圍鄴城,鄴城平定后,又與樂進去壺口關圍攻高干,到長廣縣進攻管承,都打敗了敵兵。升任捕虜將軍,封為都亭侯。李典的宗族,部隊家屬三千多家,居住在乘氏縣,他向曹操請求愿意搬遷到魏郡。曹操笑著說:“你想效法耿純嗎?”李典辭謝說: “我才疏膽怯、功勞微薄,而所受的爵祿、寵愛卻太多了,本應該讓整個宗族貢獻力量; 加上戰爭沒有停息,應該充實都城,以控制四方,這不是效法耿純。”于是李典遷移部隊家屬、宗族一萬三千多人到鄴城居住。太祖嘉獎他,升為破虜將軍,與張遼、樂進屯兵合肥。孫權率領大軍包圍他們,張遼準備按照命令出戰。樂進、李典、張遼平素都不和睦,張遼擔心他們不聽從命令,李典慷慨地說:“這是國家大事,只看你的計謀如何,我們怎可因私怨而忘公義呢!”便率軍與張遼打敗,趕跑了孫權的軍隊。給李典增加食邑一百戶,連同以前的封戶共三百戶。
李典勤學好問,很注重溫文爾雅的風度,不與諸將爭功。很敬重賢能的士大夫,謙恭謹慎好像常常感到不足,軍隊中都稱他是一位長者。三十六歲逝世,他的兒子李禎為繼承人。文帝曹丕登上帝位后,追思李典在合肥的功勞,給李禎增加食邑一百戶,賜給李典另一個兒子關內侯的爵位,封給食邑一百戶; 追謚李典為愍侯。
上一篇:《洞若觀火,明察秋毫》三國謀略智慧大全
下一篇:《洞若觀火,高瞻遠矚》三國謀略智慧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