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文化·中州的民族信仰與宗教·天主教、基督教
明朝時期,天主教、基督教相繼傳入河南。天主教是基督教的一派。基督教源于巴勒斯坦,逐漸流傳于羅馬帝國。四世紀時,羅馬帝國將其定為國教。基督教逐漸成為歐洲國家的主要宗教。隨著歐洲國家的向外殖民擴張,天主教、基督教也傳入我國,進入河南。
明朝萬歷四十二年(1613),天主教傳入河南,在開封等地逐漸發展。清朝初期,羅馬教皇克雷芝十一世針對將孔孟之道與宗法思想同天主教相融合的主張,發布《從今日起》令,通諭中國教徒不準祭祖、祭孔,否則即為異端,須受絕罰。康熙皇帝認為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干涉,遂下令驅逐外國傳教士,禁止天主教活動。雍正時復禁。這個時期,河南的天主教、基督教活動基本停止,只有鹿邑、林縣、南陽三處天主教徒的聚集點有些暗中活動。
鴉片戰爭后,西方國家依靠不平等條約向中國內地擴展。作為文化侵略的天主教、基督教也在河南活躍起來。天主教在河南的九個教區先后設立教堂一百零三處,并辦規模不等的孤兒院、醫院、診療所或養老院、殘廢院等。1921年,天主教會在開封創辦“培文中學”、“華美女校”。自1921年至1947年,天主教會在河南創辦了十四所中學、四十所小學、一所護士學校、三十一所醫院、診所、八個孤兒院等。
基督教曾先后在河南設周口、賒旗、襄城、洛陽、漯河、開封六個教區。基督教會在河南共有二十一個教會,如:內地會、長老會、信義會、浸禮會、圣公會等。(《河南省志·宗教志》)
上一篇:臺灣文化·臺灣原始社會文化遺址及出土文物·大岔坑文化
下一篇:天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