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同人卦第十三·《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唯君子爲能通天下之志。
【譯文】《彖傳》說:和同于人,譬如柔順者處得正位、守持中道又能上應剛健者,所以能夠和同于人。和同于人,強調在寬闊的原野與人和同,可獲亨通,利于涉越大河巨流,這是表明剛健者的求同心志在施行。稟性文明而又強健,行爲中正而又互相應和,這是君子和同于人的純正美德。只有君子才能會通統一天下民衆的意志。
【注釋】①柔得位得中而應乎乾——柔,指六二;乾,健也,指九五。此句以六二得位居中,與九五志同相應,釋卦名“同人”之義。《正義》:“柔得泣得中者,謂六二也;上應九五,是應于乾也。” ②乾行——此釋卦辭“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指六二固能以柔上應剛健,但剛健能下應陰柔則是“同人”的關鍵所在,故特稱“乾行”。《王注》:“所以乃能‘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非二之所能也,是乾之所行也。”③文明以健,中正而應,君子正也——文明,指下離爲火,如文德光明;健,指上乾;中正,指二,五位正居中。這三句以上下卦象及二、五爻象說明卦辭“利君子貞”的涵義。《正義》:“此以二象明之,故云‘文明以健’;‘中正而應’,謂六二、九五皆居中得正而又相應:是君子之正道也,故云‘君子正也’。若以威武而爲健,邪僻而相應,則非君子之正也。” ④唯君子爲能通天下之志——此句歸結全《彖》,進一步贊明卦辭“利君子貞”之義。《正義》:“唯君子之人,于‘同人’之時能以正道通達天下之志,故利君子之貞。”
【說明】 《折中》曰:“上專以‘乾行’釋‘于野’、‘涉川’者,但取剛健無私之義也;下釋‘利貞’,則兼取明健中正之義。蓋健德但主于無私而已,必也有文明在于先,而所知無不明;有中正在于后,而所與無不當:然后可以盡無私之義,而爲君子之貞也。”此說剖析《彖傳》之義甚見明確。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周易·復卦第二十四《《象》曰:“頻復之厲”,義無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