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鼓風機的發明者杜詩
杜詩 (? ~公元38年) 字君公,東漢河內汲 (今河南衛輝市) 人。他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發明創造了水力鼓風機——水排,用于鼓鑄冶鐵,這是我國機械制造史上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偉大發明。
杜詩少有才能,仕郡功曹,辦事公允。西漢末更始年間 (公元21~23年),被征辟到大司馬府。東漢建武元年 (公元25年),三遷為侍御史,并安集京師洛陽。當時由于“將軍蕭廣放縱兵士,暴橫民間,百姓惶擾”,杜詩勸曉之,蕭廣仍不知改,“遂格殺廣,還以狀聞”。劉秀召見杜詩后,特“賜以棨戟,復使之河東,誅降逆賊楊異等”,并翦滅之。后拜成皋 (今河南鄭州西汜水一帶)令,視事三歲,舉政優異。再遷為沛郡 (今江蘇沛縣一帶) 都尉,轉汝南都尉,所在均有治績。
建武七年,又調任南陽郡太守。由于南陽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老家,當時統治集團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又大多出自當地的豪強富戶,各種關系盤根錯節,他們依仗權勢,魚肉百姓,橫行鄉里,因此,為官者都視去南陽為畏途。杜詩到任后,“性節儉而政治清平,以誅暴立威,善于計略,省愛民役”。他本人以身作則,執法嚴厲,敢于碰硬的,對那些作惡多端,民憤極大的豪強地主嚴厲打擊,通過誅暴來立威,有效地遏制了豪強惡勢力的囂張氣焰。另一方面又通過發展生產來安撫百姓,“修治陂池,廣拓土田”,帶領郡內百姓大搞水利建設,擴大耕地面積,出現了“郡內比室殷足” 的 “小康” 景象。杜詩在領導郡內百姓恢復發展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鑒于當時由于鼓風機具的落后,使冶鑄事業發展緩慢,農業生產農具嚴重不足,不能適應當時農業生產的需要,他就召集冶鐵工匠,來總結前人的經驗并進行改進,從而設計“造作水排,鑄為農器”。這一創造性的發明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時人比方他為 “召信臣”。召信臣在西漢時曾任南陽太守,其為民興利,務在富之,曾開通溝渠十多處,百姓懷念。故南陽百姓歌謠說: “前有召父(召信臣),后有杜母 (杜詩)。”杜詩因為當地百姓辦了好事,受到人民的擁護和尊敬,以 “杜母” 稱頌之。
杜詩“自以無勞,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并上疏劉秀。由于劉秀賞識其才能,辦事干練又有決斷,“遂不許之”。“視事七年,政化大興”。后被征提升,不幸因病離開了人世。
杜詩創制的水排,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貢獻。但關于其水排的具體結構,當時沒有被記載下來。元人王楨在其所著《農書》 中曾記載說,水排“去古已遠,失其制度”,經過他 “多方搜訪”,才對水排的結構作了詳細的說明,并繪制了一種臥輪式水排示意圖,使后人得以窺一斑而知全豹。杜詩所創制的水排即水力鼓風機,把自然界的水流作為原動力,來沖擊水輪上的葉片使之快速轉動,通過一系列的機械裝置傳動,使皮囊循環往復不斷開合,把風吹入冶鐵爐中,來提高煉爐功率。
王禎的《農書》 曾介紹了兩種式樣的水排,即立輪式和臥輪式。其中立輪式水排結構簡單,易制造,可在水流落差不大的地方推廣,適用于小型冶鐵作坊。而臥輪式水排結構較復雜,如運用了主動輪、從動輪、曲柄、連桿等機構以及皮帶運動,從而把圓周運動改變成了拉桿的直線運動。特別是它采用了直徑比從動輪小的一種變速裝置——旋鼓,這就避免了立輪式水排的間歇動作,可連結快速運動,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這種水排要求水流落差大,在水流平緩之地需筑壩來抬高水位,才能有效地沖動水輪來帶動水排,它適用于規模較大的冶鐵工場。王禎認為,他所記述的兩種水排和古代的水排在形制上無大的差別,區別僅在于排囊用料不同,即“以今稽之,此排古用韋囊(牛皮囊),今用木扇”。
從杜詩所處時代的技術條件來看,他有可能創制出立輪式和臥輪式兩種水排。因為立輪式水排的形式構造較近似水碓,或可能是根據水碓的構造改制成之和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雖然臥輪式水排的制造和使用要求具備較高的技術和必要的條件,而當時南陽已形成了長期的冶鐵傳統和具有比較大規模的冶煉工場。1959年2月曾在南陽發掘的西漢鐵工廠遺址中,發現兩座坩堝煉鐵爐,可見其規模之大。并且南陽郡的冶鐵勞動者在生產實踐中,已積累了豐富的冶煉經驗。尤其是在西漢時,已經能夠制造和使用復雜的齒輪傳動機械,并出現了畜力舂碓。由此可以想見,當時的機械制造技術已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由于杜詩創制出這兩種水排,是以自然的水流作為原動力,并在構造上具有動力機構、傳動機構和工作機構三個機器所必需的主要特征,從而使勞動者用機械代替了手工工具,擺脫了笨重的體力勞動,以至出現了“用力少,見功多,百姓便之”的效果。這就發展了當時的生產力。
杜詩創制的水排,使當時冶鐵程序和工藝進一步完善,有利于煉爐的爐型擴大,多產出鐵,鑄造出更多的農具。就是對于后來機械設計制造也影響深遠。如:東漢張衡創制的天文儀器——水運渾象,就是借用水力來轉動的。三國時馬鈞吸取前人經驗創造了翻車,并巧妙地制成“水轉百戲”。晉朝杜預發明的以水力作動力的糧食加工機械——連機碓和水轉連磨,比歐洲的水磨早12個世紀。到了元代,又出現了水轉翻車和水轉大紡車。以上這些以水力作動力機械的發明,都和杜詩發明的水排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水排在1900多年前作為一種完整的水力機械出現,是人類對自然力的一次成功利用,在我國及世界科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歐洲直到11世紀和12世紀之間才出現水力鼓風設備的鼓風爐,到14世紀才被普遍使用。而水力鼓風機的被取代,是在近代蒸汽機的鼓風爐出現后。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創造才能的偉大。
杜詩主持制造的威力強大的水力鼓風機——水排,使人類的冶煉史從此揭開了新的一頁,他不愧為一位偉大的技術發明家。
上一篇:民族英雄史可法
下一篇:漢代思想家晁錯